close
看了一篇好文章忍不住要分享--第4位工人的成就感水雷


在從前寫的書中曾寫到一篇故事:有間加州教堂正在興建,一位路人剛好路過工地,看到三個工人正在砌磚,就跑過來,問他們在做甚麼?

第一位工人答:「我在搬這些磚到左邊,將它們砌疊在一起。」

第二位工人答:「我在蓋一座叫做哈啦耶特吾哈瑪特依索茲耶魯的新教堂。」

第三位工人答:「我在蓋一座全加州最華麗的教堂,蓋好之後,會有多少人看著我的作品!」

當時在書裡是這樣解釋的。第一位工人,顯然比較「短視」,只將砌磚當作是他的工作,他只看得到眼前要完成的任務,至少有30%的上班族都落在這個範圍內。而第二位工人則過於「制式」,他或許從老闆那裡知道這樣天天砌磚的最終目標是什麼,將那個目標死記在腦裡,但不懂得那個目標究竟代表甚麼意思,這樣的思想代表了50%上班族的心聲。而第三位工人,則做了一個「夢」,在心中繪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畫面,和他現在做的工作連在一起;這幅圖片,並不完全是老闆給他的,甚至和原先老闆給的任務有些出入,但第三位工人就是靠自己想像一幅圖片,將無聊的砌磚工作,注滿了熱忱與幹勁。當時我在書中註解,這,就是「做夢」的力量。

不過,若將故事繼續講下去,我想或許這位路人還會碰到「第四位工人」。

第四位工人什麼話也沒回答,丟下另外三位同事,自己提著包包走掉了。
最近忙著趕Voofox進度忙到嘴破三個洞,這是一個月來第二次破三個洞,其中一個在舌尖,怎麼都好不了,鏡子裡看只是一個小白點,一個小小白點就可以痛得我頭暈腦直,痛得偶縮話都縮不清齒,好在今天似好了不少,老婆說我太拚,要休息,不過我還蠻享受這感覺的。不過每當我以「享受」兩字來形容工作,就一定會收到三個字:「工作狂」,而每當有人說我是「工作狂」,我心中總浮現一個畫面:一片海水,上面飄著一顆顆的長著刺的圓球狀水雷。其實水雷長什麼樣子我不知道,這只是來自卡通漫畫的印象。這些水雷,一碰到就爆,爆了不會傷人,只會噴出快樂瓦斯,把我整個人都籠罩在一團極度快樂之中。這一顆顆的水雷叫做「成就感」。

成就感是老話題,聽說朋友打電話來說他想自殺,第一件給她的建議是什麼?除了「我們有多愛你,請你不要走好嗎?」還可以說什麼?這時候,不妨可以提醒他,「喂,你忘了,還有這件事、那件事還沒做!」要提醒他,這世界還有一些事情還很好玩,等著他去做,他還有這些事情可以做,做完了馬上就能享受那好玩的感覺,無論這個人去做此事的目的是因為好奇心、責任心、還是某些其他因素,做完了以後得到的只有一樣東西──「成就感」,然後他的今天就會「妥當」了,就會快樂了,而那份成就感會延續到明天,雖然人人個性不同,但沒人不愛成就感,成就感是每個人服用皆有效的「特效快樂丸」。而且不會產生抗藥性!每次獲得成就感都是原汁原味,保證你會high到,每天只要充滿成就感,你就擁有一顆鐵打的快樂心,什麼憂鬱、暴躁、煩悶、空虛都無從趁虛而入。
重點是,成就感不可能天天都有。博士班學生或許寫完整篇論文才有成就感,業務員或許在談成一家客戶之後才有成就感,上班族或許在完成老闆交付任務後才有成就感,電子新貴平時趕大小夜班也要等到發股票紅利才有成就感。平常的生活可能要修好馬桶才有成就感,有朋友問你數學問題才有成就感,要請你推薦一支手機才有成就感。但,論文一寫就是三年哪!客戶可能談了兩個月談不下半家!股票紅利搞不好今年縮水!馬桶不會常常壞!朋友不會常常問你問題……怎麼辦?

問題就是出在,大部份人們的成就感來源,總是被動的。看,第三位砌磚工人雖然心中有個大夢,但那份「成就感」,依然要等到那棟教堂完全建好以後,才會從心中湧冒出來。雖然他有夢、有動力,但他和第二位、第一位工人所得到成就感的時間並無半點差異。大部份的領薪水上班族,就像三位工人一樣,讓人生充滿了一段又一段的過渡。上班雖然有夢,但每天只是在完成這夢想的一部份,讓夢想來指引大家繼續呆呆的期待著明天。而大部份的人之所以無法常常去獲取成就感,並不是因為他們做完事情不受稱讚,而是他們根本不知道「我已經做完事情」,明確一點的來說,大家以為一定要做到某個程度,事情才叫做「已經做完」,才可以為它貼一個「completed」的貼紙,才可以跟他說掰掰,然後領到自己的成就感,大家卻不知道,一件事情原來可以「做完好幾次」。現在大家總是只讓成就感這種好東西「隨緣」,來了就享受,沒來就枯等,但有些事情本來就有兩面,你可以將它是「做完」,也可以將它看做「還沒做完」,當你的定義不同,許多事情就可以貼上「做完」,然後,這一分這一秒,就可馬上享有成就感!「讓今天就達成夢想」,而且「達成好幾次」,成就感於是就像廁所的肥皂水,每天擠好幾次,全身舒爽。

所謂的工作狂,所謂的熱情,都是來自於我天天製造的成就感。我自己天天製造成就感的基本方式,就是將把每天的工作切分成十幾個細項,表面看起來,前天我整天寫文案,昨天我整天寫程式,但其實每件大事中都有好多好多的「小事」,我只要在一開始就看清楚它們是一件又一件的小事,就等於放出了一顆又一顆的水雷,每顆水雷都是成就感,事情一做完就爆開。將大事切分為「小事」,好像只是在催眠自己,事實不然。從你做事情的方式,許多大事會自動切分為「小事」、「小小事」,快樂水雷就會自動的放出去。

此外,我還遵守「四個避免」:

第一,避免集中做同一件事:就算有好幾件大任務在手頭上,也盡量將每天平均分配,每天將每項任務都做一點點,這樣做可以規避掉做一天撞牆繞不出來的沮喪,到最後,就算做完了,也因為做得比人家慢或比預期慢而沒得到任何心理上的回餽。若能學會避免集中一天在做一件事, 有時候,也容易製造出意外的「小成就感」。

第二,避免讓別人「出題」:大部份的人是做完「別人指定」的東西才有成就感,如果可以讓自己學會開始做「自己指定的」的計畫,而且是和其他人完全無關的,就更容易將成就感的發放權拿回自己手裡。

第三,避免和其他人競爭:競爭就削弱了成就感,成就感是非常自我的東西,它不需要靠「贏」別人才會獲得。基本上只要「做完」就獲得,假如今天幫自己洗車,是為了在停車場可以比其他車更好看,整個成就感就不穩了、削弱了。最後甚至一個接一個「結不了案」,還會陷在無可自拔的情緒當中。

第四,避免只計畫明後天:而在從今起一直到明年,都鋪滿可能的「中大型成就感」,對我而言,可能是一趟出國旅行,可以是一個新網站,可能是一場演講,可能是一篇專欄……。有些人不喜歡搞這些,因為「這樣有做不完的事」,但我卻愛畫日曆,將自己的幾個月後的這幾個「大水雷」都標出來。它讓我對「明天」永遠興奮莫名,這些未來即將發生的中大型水雷,讓我生命充滿期待。

這時候,第四位工人打包走掉,路人叫住他,問了他同樣的問題。

第四位工人只說了一句話:「我聽説是在蓋一棟很漂亮教堂,但那是給建築師聽的。我自己每天都在做自己快樂的事。」

路人好奇了,連忙再叫住他:「那…你現在要去哪裡?」
「我已經完成今天的工作,」第四位工人愉快的吹口哨,「準備要回家囉。」
「哎……可…可是,其他三位工人都還在做工,你憑什麼早人家一點走?」
「這位先生,我今天比別人早來半小時,不能早點走嗎?」工人不滿的說。
路人不平:「不行啊。有上下班時間規定,不能走就是不能走啊。」

工人瞪大眼睛,像隻猛獸般的盯著路人,「老兄你有沒有搞清楚啊?大家一天最多只能砌兩面,我今天已經砌了四面。」

「每天都砌四面,這是我每天的動力。」工人繼續:「我周末也跑來砌牆哪。」
就在他轉頭離去的剎那間,路人瞥見第四位工人臉上露出笑容,如此自信,如此滿足。原來,快樂不是天生,工作認真不是痛苦,耍點「小技巧」,再無聊的上班工作,也可以化為「成就感」,讓水雷自然佈放在你的四周,周一到周五、八點到六點,都來個好幾場歡喜大樂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依美琦iimage sp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